Jamie 桔米|線上法文口說老師・法文老師顧問

IG 經營第5年心得:從內耗到找到舒服的社群經營方式

IG 經營第5年心得:從內耗到找到舒服的社群經營方式

IG 經營第5年心得:從內耗到找到舒服的社群經營方式

嗨,我是 Jamie,現在是 2024 年底,我驚訝地發現:我的 IG 邁入第 5 年了!但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穩定經營 IG 的。

如果你特別好奇..

那兩年我為什麼停更 IG?

2021 年我第一次嘗試經營 IG,還買了各種課程照本宣科地經營,在半年內快速成長到五六千人追蹤。但我很快就發現自己被消耗得很厲害——我開始為了討好演算法、為了回答所有問題而過度投入,最後直接停更,停了整整兩年。

那兩年我沒有特別經歷什麼大事,但整個人進入一個「緩慢、舒適、整理內在」的階段。我學了身心靈,也開始大量斷捨離,把家裡丟掉了五分之四的東西。重新思考:「我想成為怎麼樣的自己?」

重新經營的關鍵:找到一個不費力的合作方式

真正讓我重新啟動 IG 的,是我的高中好朋友,她那時剛好在家育兒,我問她:「要不要來幫我發 IG?」

她不只答應了,還開始幫我剪 Reels、設計內容,甚至比我自己想像得還更完整。我說的東西,她總能找到更可愛、更有節奏的方式呈現。如果沒有她,我很可能不會回來經營 IG。

所以,我們的合作模式是:她處理我不擅長的部分,我專注在我真正想做的內容與教學。這個調整,是我能「舒服經營」的關鍵。

我是怎麼重新定義「經營 IG」的?

老實說,過去大家說「經營 IG 就是要回留言、辦抽獎、送免費資源、跟粉絲互動」等等,讓我感覺壓力超大。但我開始問自己:我本來就是一個不太在社群上互動的人,我的學生也不是那種會參加抽獎、留言拿獎品的族群啊!

那我為什麼要用這套公式?

我決定直接把互動留言功能關掉,改為專注在兩件事:

1.把內容做好,讓人一看就知道我在教什麼、專業在哪。

2.花錢打廣告,把我辛苦做好的內容推送出去。

因為我很清楚,我的學生很多是潛水型讀者——他們可能追蹤我三年,但沒按過一個讚,卻會在需要時第一個想到我。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消費者,不留言、不互動,但我知道我要找誰。

怎麼用最少力氣,持續創造有效內容?

我會用銷售漏斗的概念經營 IG:

  • 貼文:吸引對語言學習有興趣的潛在學生。
  • 限動:增加信任感,讓大家更認識我與我的教學風格。
  • Podcast:讓想深入了解我的人能聽見我的聲音與想法,最終建立深度連結。

我也設定一個明確目標:希望 IG 的內容能幫助 Podcast 增加曝光,因為我知道大多數的學生,都是從 Podcast 認識我、喜歡我,然後決定來報名課程的。

最後,我想說…

這一路走來,我發現沒有一定要怎麼做才能經營自媒體。我最大的心得是:「你可以不用跟別人一樣,你只要找到一個讓自己舒服、能長久做下去的方式。」

我現在也在進行 IG 顧問課程,一對一協助每位創作者或老師,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曝光方式。不需要硬要發 Reels、硬要跳舞,也不需要每天限動十則。

你不一定要「很努力」才能經營 IG,有時候是「找對方式」比較重要。

Jamie 桔米

Jamie 桔米

一位專門幫助線上外語老師提升網路事業的顧問,以及高敏人專門線上法語及義大利語老師。